光伏甚至整個新能源都應該是一個騙局
光伏大潮退了,顯露出大批的裸泳者。但是從一開始就沒有人想過光伏其實是一個騙局嗎?
我們來簡單的描述一下光伏這幾年的一個發(fā)展過程。
1、光伏技術的掌控者掌握了一定水平的光伏技術,但是這些技術距離實用性遠遠不夠。
2、外國一些企業(yè)通過建設新能源獲利,并上市得到認可。
3、這些技術的掌控者游說相關政府有政府出面扶持光伏電站的建設,甚至借助全球氣候變暖的謊言來進行宣傳,并把其他國家甚至全世界捆綁到新能源的戰(zhàn)車上。
4、中國有光伏企業(yè)在國外上市成功,并得到資本市場的熱捧,財富效應顯現,以至于該行業(yè)誕生了中國首富,地方政府也同時受益。
5、巨大的財富效應下,各地政府銀行紛紛跟進推動一個又一個的光伏奇跡誕生,更多的企業(yè)上市,財富效應進一步擴大。更多的企業(yè)跟進。
6、直到中國的產能超過了世界的需求若干倍的時候,建設還在繼續(xù),市場已經不可能笑話這么多的電池板了。
7、美國歐洲陸續(xù)降低了光伏電站的補貼標準和裝機規(guī)模,之后又開始反傾銷,反補貼進行制裁。
8、全行業(yè)進入到鄰近崩潰狀態(tài)。
以下為預測,請拭目以待。
1、因為太多的地方政府和銀行捆綁在光伏行業(yè)里面,出口的路被堵死后要救國內的光伏企業(yè)。于是啟動中國的光伏建設高潮,按照當前的生產能力大約是50gw的水平,按照光伏板目前的市場價4元計算,配套支架需要差不多的價錢也算4元,電纜建設和逆變器投入差不多要1-2元,配套項目的土建需要1-2元,這樣算下來大約是11元/w,相比于高峰期很便宜了。但是即使這樣需要每年5500億左右的投入才能維持現在光伏企業(yè)的生存,但是要知道現在的光伏板價格是虧本在賣的,這個數字根本不可能救活,最多是達到茍延殘喘的水平而已,如果都救活大約1萬億-1.5萬億的投資水平吧,但是這樣的投資水平換回來的是什么呢,大約是5000萬kw的裝機量折算上有效使用時間大概能有1000萬kw的火電廠的發(fā)電能力,相當于10個中等水平的火電廠。建設同等發(fā)電量火電的費用大概是光伏投資的1/3不到。另外50gw的電站將占據5億左右平米的土地,大約是75萬畝。以上數字是每年,因此注定了不可能有效實施。如果實施了大概有亡國風險。
2、政府拯救一步分代表性企業(yè),那么必然會有相當一部分企業(yè)破產倒閉,這些倒閉企業(yè)的設備和產能會低價處理,接盤的人會極低價格接受設備,從而導致行業(yè)價格長期低于正常的成本模型,最終所有的企業(yè)都會陸續(xù)的倒閉。政府后續(xù)的救市資金基本上又繼續(xù)的打了水漂而已。對于現在看到的計劃就是要走這條路,每年投入1000億左右,估計有3年就全部就陸續(xù)死掉了。
3、不救任何一個企業(yè),讓自然競爭充分發(fā)酵,也許全死也許剩下1-2家。這是損失最小的模型。
歐美政府在過程中的角色:
1、在前兩個階段政府沒有太多的參與。基本還是正常的企業(yè)推進
2、第三個階段政府參與進來,但是獲益基本還沒有。
3、地四個階段到第六個階段歐美企業(yè)靠出口設備和關鍵原材料大賺特賺,其獲取的收益遠遠大于在資本市場給予中國企業(yè)的好處。
4、第七步發(fā)生在設備需求已經接近飽和,并且中國一些或者山寨或者研發(fā)的企業(yè)開始逐漸的掌握了一些生產設備的技術,關鍵原材料也開始陸續(xù)有國產化了,這時歐美企業(yè)的獲利基本結束,當然政府就開始用各種借口減少補貼和采購量了,甚至于開始雙反,之前為什么不反,是因為那個時候人家是獲益者。
其他類似的騙局的通用流程:
1、宣稱有一個致福的好技術,好項目等等,(荷蘭豬、黑螞蟻,白玉蝸牛等等)。承諾高利潤回購產品。
2、開始建立示范點,并讓示范點產生盈利,形成致富效應。
3、大規(guī)模推廣開始,讓更多的人用加盟費或者技術培訓費,或者設備采購的形式進行投資。
4、大規(guī)模的養(yǎng)殖成功的時候發(fā)起人跑路或者變臉,拒絕收購。投資人血本無歸。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不覺得這就是一個騙局嗎?美國人歐洲人在這個過程中是賺了很多的。而我們只是受里面剩下了大批的沒用的設備,甚至還是帶著污染的,廢鐵都不如。
全部回復(83)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lizlk
這是我看過的一個對光伏行業(yè)最佳的詮釋!中國缺少的就是這種人,王工我佩服你!我在剛剛進入光伏行業(yè)的時候,板子價格是30元/W,那個時候看到中國大軍進軍這個行業(yè),從上游就知道,從石英里頭搞出硅單單這一個過程,就把自己國家給搞的污染十分嚴重,提取的時候,有是一個積極耗能,十分污染的一個過程。那時候我就說了,中國人把污染和消耗資源換的的太陽能板子,成就了西方世界的干凈能源。以消耗國內資源為代價,換取的并沒有實際能夠轉化成實體的國外貨幣,中國人的農民意識100年都無法磨滅,一直在耍小聰明,哈哈。
你關注的和我關注的還是不一樣
國外之所以鼓勵光伏產業(yè),是因為他們要賣設備賺錢,在人家錢都賺夠了的時候,自然就不再支持了,剩下的是中國的爛攤子和銀行壞賬。
污染和能源消耗其實都不是太大的問題,問題是明顯被騙了。
0
回復
也不完全是,光伏產業(yè)照原理說不屬于偽科學。到目前為止國際上的光伏技術也正在逐步通用化和低成本化,國內的光伏技術主要是還處在類似《西游記》的師徒傳承的狀態(tài),無法從基本原理和技術標準化的角度去進行研發(fā)和拓展,甚至用高科技一類的詞句嚇唬人。
實際上未來的光伏技術應該是一個通用的低成本技術,1美元每瓦的建設成本是一個拐點,已經到來。而國內主要是政府和光伏產業(yè)者之間搞通奸,賄賂和銀行違規(guī)放貸拉高了建設成本,寅吃卯糧,導致現在的已經建成的光伏生產線實際上已經屬于成本過高和工藝落后的狀態(tài),無法跟國際最新光伏技術相抗衡。所以,中國的光伏產業(yè)必死無疑是因為錢已經花光,而弄出來的設備和產能是過時的東西。
0
回復
@speechman
也不完全是,光伏產業(yè)照原理說不屬于偽科學。到目前為止國際上的光伏技術也正在逐步通用化和低成本化,國內的光伏技術主要是還處在類似《西游記》的師徒傳承的狀態(tài),無法從基本原理和技術標準化的角度去進行研發(fā)和拓展,甚至用高科技一類的詞句嚇唬人。 實際上未來的光伏技術應該是一個通用的低成本技術,1美元每瓦的建設成本是一個拐點,已經到來。而國內主要是政府和光伏產業(yè)者之間搞通奸,賄賂和銀行違規(guī)放貸拉高了建設成本,寅吃卯糧,導致現在的已經建成的光伏生產線實際上已經屬于成本過高和工藝落后的狀態(tài),無法跟國際最新光伏技術相抗衡。所以,中國的光伏產業(yè)必死無疑是因為錢已經花光,而弄出來的設備和產能是過時的東西。
光伏成本中其實大家都一直忽略掉了占地成本,算上占地成本這個東西敗給也許有價值
但是只要是當前的工藝路線,低成本幾乎是不可能的
光伏是有價值的,在電網尚未到達或者不值得到達的情況下,相比于用柴油機供電它是一個有價值的方案,用于給電網送電就永遠不會有價值。
0
回復
@speechman
也不完全是,光伏產業(yè)照原理說不屬于偽科學。到目前為止國際上的光伏技術也正在逐步通用化和低成本化,國內的光伏技術主要是還處在類似《西游記》的師徒傳承的狀態(tài),無法從基本原理和技術標準化的角度去進行研發(fā)和拓展,甚至用高科技一類的詞句嚇唬人。 實際上未來的光伏技術應該是一個通用的低成本技術,1美元每瓦的建設成本是一個拐點,已經到來。而國內主要是政府和光伏產業(yè)者之間搞通奸,賄賂和銀行違規(guī)放貸拉高了建設成本,寅吃卯糧,導致現在的已經建成的光伏生產線實際上已經屬于成本過高和工藝落后的狀態(tài),無法跟國際最新光伏技術相抗衡。所以,中國的光伏產業(yè)必死無疑是因為錢已經花光,而弄出來的設備和產能是過時的東西。
現在不是是否偽科學的問題,現在討論的是有沒有市場價值的問題。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