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的書籍中,在計算變壓器的股數(shù)時,都是以電流密度4-8A/MM2的來計算;
但是為什么我們在畫PCB板時,一般4A以下的電流,銅厚1oz時,都是按照1mm過1A的電流來布線,這還是保守的,實際上溫升10度,按曲線應該能過2.5A的電流,那么此時電流密度至少在30A/mm2以上(以1mm2過1A計算)。
請問:為什么差距這么大?難道PCB板的散熱能力有這么強悍嗎?而漆包線散熱不行嗎?
還是計算變壓器是以大電流為參考,在大電流情況下,電流密度急劇減少??
在很多的書籍中,在計算變壓器的股數(shù)時,都是以電流密度4-8A/MM2的來計算;
但是為什么我們在畫PCB板時,一般4A以下的電流,銅厚1oz時,都是按照1mm過1A的電流來布線,這還是保守的,實際上溫升10度,按曲線應該能過2.5A的電流,那么此時電流密度至少在30A/mm2以上(以1mm2過1A計算)。
請問:為什么差距這么大?難道PCB板的散熱能力有這么強悍嗎?而漆包線散熱不行嗎?
還是計算變壓器是以大電流為參考,在大電流情況下,電流密度急劇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