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哥本人問題如下:
1)
正激式電源初級匝數(shù)公式:NP=U*TOn/(AE*BW)
我在老外寫的開關(guān)電源設計指南上又看到另外一個公式:
NP=u*10^8/(4*F*AE*BW),后面的公式是不是錯了呀,分母上為什么要有一個波形系4呢
2如何確定正激式電源的占空比呢?
3)正激式ATX電源中在輸出端有一個改善電源各組電壓交調(diào)效應的大耦合電感各組的感量是如何算出來的.
請各位大哥賜教,在下咸激不盡.
正激式電源的設計專題討論.請各位各抒己見.
全部回復(56)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grtang
1)4*F就是依照占空比為0.25計算的.AE和BW的單位轉(zhuǎn)換有一個系數(shù), 應該為10^9.2) 正激的電源,占空比0.35-0.4比較合適.調(diào)節(jié)匝數(shù)比能滿足.3)藕合電感的匝數(shù)比就是輸出電壓比.電感量與工作模式有關(guān).
大哥:
我上面的公式系數(shù)8是對的.9是如何來的?
不過我想請教你一下你,正激式電源的初級電流波形是連續(xù)的,但又和反激式的不一樣,正激式電源的初級電感量如何算?deltaI如何確定?在劉勝利的書上我看到了有這樣的公式LP=[3*U*U*D*D*T}/(2P0*n),式中n是效率.有什么好方法請指教.
我上面的公式系數(shù)8是對的.9是如何來的?
不過我想請教你一下你,正激式電源的初級電流波形是連續(xù)的,但又和反激式的不一樣,正激式電源的初級電感量如何算?deltaI如何確定?在劉勝利的書上我看到了有這樣的公式LP=[3*U*U*D*D*T}/(2P0*n),式中n是效率.有什么好方法請指教.
0
回復
@poweroneworld
大哥:我上面的公式系數(shù)8是對的.9是如何來的?不過我想請教你一下你,正激式電源的初級電流波形是連續(xù)的,但又和反激式的不一樣,正激式電源的初級電感量如何算?deltaI如何確定?在劉勝利的書上我看到了有這樣的公式LP=[3*U*U*D*D*T}/(2P0*n),式中n是效率.有什么好方法請指教.
AE的單位為mm^2 ,BW的單位為mT,轉(zhuǎn)換為國際單位.所以系數(shù)為10^9.
正激電源的初級電流多數(shù)設計成連續(xù)的,也可以設計成不連續(xù).
理論上初級電感是越大越好.我一般不會計算初級電感的.
但次級的儲能電感的大小影響detal I的大小.如果電感小到一定程度,電路就進入不連續(xù)模式.
你的那個公式我沒有仔細推敲,有點象臨界電感的計算方法.
正激電源的初級電流多數(shù)設計成連續(xù)的,也可以設計成不連續(xù).
理論上初級電感是越大越好.我一般不會計算初級電感的.
但次級的儲能電感的大小影響detal I的大小.如果電感小到一定程度,電路就進入不連續(xù)模式.
你的那個公式我沒有仔細推敲,有點象臨界電感的計算方法.
0
回復
@grtang
AE的單位為mm^2,BW的單位為mT,轉(zhuǎn)換為國際單位.所以系數(shù)為10^9.正激電源的初級電流多數(shù)設計成連續(xù)的,也可以設計成不連續(xù).理論上初級電感是越大越好.我一般不會計算初級電感的.但次級的儲能電感的大小影響detalI的大小.如果電感小到一定程度,電路就進入不連續(xù)模式.你的那個公式我沒有仔細推敲,有點象臨界電感的計算方法.
大哥:
初級電感如果不計算的話,你讓變壓器供應商怎么給你做,做出來的變壓器如何測感量,如何檢驗?不會讓QC去數(shù)匝數(shù)吧?我看可不可以用這個公式來算:Lp=ui*AE*N^2/La,Ui=2500+/-25%(初始磁導率),,la為平均磁路長度,我只能找到這個公式了,大哥還能不能找到別的公式?
初級電感如果不計算的話,你讓變壓器供應商怎么給你做,做出來的變壓器如何測感量,如何檢驗?不會讓QC去數(shù)匝數(shù)吧?我看可不可以用這個公式來算:Lp=ui*AE*N^2/La,Ui=2500+/-25%(初始磁導率),,la為平均磁路長度,我只能找到這個公式了,大哥還能不能找到別的公式?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