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接一個鐵路項目,需要用到電源方案。自己是硬件工程師,以前也做過電源,小功率的,輸入并沒有那么寬的范圍,這次感覺難度很高,壓力很大,成功的把握不大。所以想求各位大神提供幫助,告知采用何種拓撲電路?或成套設(shè)計方案最好!謝謝大家!
電源主要指標(biāo):
輸入DC15---DC150V
輸出DC12V/8A
輸出精度+-1%
紋波小于100mVpp
效率大于80%
滿足電磁檢測要求
新接一個鐵路項目,需要用到電源方案。自己是硬件工程師,以前也做過電源,小功率的,輸入并沒有那么寬的范圍,這次感覺難度很高,壓力很大,成功的把握不大。所以想求各位大神提供幫助,告知采用何種拓撲電路?或成套設(shè)計方案最好!謝謝大家!
電源主要指標(biāo):
輸入DC15---DC150V
輸出DC12V/8A
輸出精度+-1%
紋波小于100mVpp
效率大于80%
滿足電磁檢測要求
謝謝boy59版主?。?
用3個獨立的電源也不失為一個腦洞大開的好方案,但要實現(xiàn)起來還是有技術(shù)難度。比如:用3個控制芯片,怎么保證輸入電壓在過渡節(jié)點的“無縫”切換,尤其是當(dāng)輸入電壓在32V、70V附近徘徊時。
我現(xiàn)在的預(yù)案是:采用推挽與BUCK串接,即推挽脈寬固定,降壓電路PWM控制;或者采用推挽與BOOST并接,即推挽脈寬固定,升壓電路PWM控制。
在32V、70V過渡點處可做“滯回”處理,比如大于32V時切換到中壓區(qū)小于30V后切換回低壓區(qū),這樣有2V的壓差可避免過渡點處反復(fù)切換。
如果采用的是三個獨立的電源可以不用考慮“無縫”的問題,在過渡點附近兩個電源可以同時工作,此時其中的一個電源可視為輕載工作。
更傾向于采用一塊控制芯片成本會降低不少,不過控制上要麻煩些主要擔(dān)心的是在過渡點處發(fā)生切換時反饋環(huán)路是否能處理的好。
采用單buck電路估計要很大一顆濾波電感占空比變化太寬,性能恐怕不會太好。
這個電路兩個驅(qū)動信號S1、S2是交錯的,當(dāng)S1、S2占空比小于50%時可以看出是“Buck”降壓模式,當(dāng)S1、S2占空比大于50%則為“Boost”升壓模式。
L1是變壓器,這個電路以前仿真過匝比都是按1:1,得到的直流增益為Uo/Ui=D/(1-D)也是Buck-Boost電路的直流增益,后來資料中的數(shù)據(jù)也證明了這一點。
這個圖可以體現(xiàn)這個電路的直流增益為Uo/Ui=D/(1-D),如果用Uo/Ui 替代Vo代入圖中的參數(shù)D得:
D=0.1 Vo=0.1/(1-0.1)=0.11
D=0.5 Vo=0.5/(1-0.5)=1
D=0.6 Vo=0.6/(1-0.6)=1.5
D=0.7 Vo=0.7/(1-0.7)=2.3
D=0.8 Vo=0.8/(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