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沒事分析了一下IGBT的1-3、1-2腳的波形,發(fā)現(xiàn)在每個下降或上升沿中間都會產(chǎn)生一個尖峰脈沖(雖然很窄,但它足以使IGBT導通),負載越大尖峰也越高,以前也沒怎么在意這個現(xiàn)象,因為以前對IGBT炸或壞的原因重點也一直沒放在這上面,所以一直沒關注它.現(xiàn)在突然覺得是不是主變反電動勢產(chǎn)生的這個尖峰,導致對IGBT波形響,從而使IGBT的導通頻率成倍增加,使IGBT炸開或壞掉~!!
這只個猜想,各位朋友有沒其它的想法或就這個總是的解決方案~!
我曾試過在主變兩邊跨接RC吸收,但是參數(shù)不好確定,有大俠能否告知小弟~
請教主變原邊反電動勢的去除方案?
全部回復(34)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光說不能解決問題,附上1-2腳的波形,望高手支招~!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44/1156906143.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0
回復
@erinlee
光說不能解決問題,附上1-2腳的波形,望高手支招~![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44/1156906143.gif');}"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
哪位大蝦給點意見啊~~
急啊~~謝謝了~
急啊~~謝謝了~
0
回復
@leelong
暈倒,不是干擾,是實際尖峰電壓,igbt關斷時產(chǎn)生的,改變RC吸收電路參數(shù)就可以改變,比如減小電阻可以減小尖峰,但會增加震蕩次數(shù),硬開關都會出現(xiàn)此類問題,只要不超出安全范圍就可以,是由變壓器漏感和電路寄生電感、傳遞電感等在igbt關斷時共同造成的,跟主電路、吸收snaber電路有關.
以前曾試著改變過電阻,也是變小,尖峰有所好轉,但是這樣就感覺,電阻太小,難以承受這樣大的尖峰--容易壞,再小的話,就更不現(xiàn)實了.所以只靠它來吸收也有為難!但是如果不處理掉,相當于一個周期增加兩次IGBT的開通,豈不很快減短壽命!
0
回復
@erinlee
分析得很深刻啊,就現(xiàn)在的經(jīng)驗來看,同樣的原器件,只是偶然間在結構上改變了一下,尖峰就沒了,有點想不通,結構是如何影響這個的,但是從需要來看,我的結構不可能始終保持那樣,肯定要最終找出原因.
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肯定不是干擾.應該說這個問題的產(chǎn)生倒過來干擾你的控制系統(tǒng).
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要從驅動和主電路兩方面去分析.
1.驅動的設計上:
(1)要盡量靠近功率模塊,減小驅動回路中的電感,如果一定要用導線引,那樣ge雙絞線走;
(2)驅動ic要加濾波電容;
(3)選擇合適的驅動電阻,不要太小;
(4)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驅動芯片,如果是單電源驅動,推薦把Ron,Roff分開設計,否則你這樣的波形可能倒過來造成誤觸發(fā),導致直通.
2.主電路上的設計:
(1)像上面leelong老兄說得那樣,一定要減小整個回路中的寄生電感.寄生電感是由直流母線上的電解電容到你功率模塊中的igbt單管圍成的面積有關.要盡量縮小.
(2)在直流母線上盡量靠近功率模塊處要并接一個小電容,濾波用,很重要;
(3)功率大的機器是需要加吸收電路的,吸收電路有很多種拓撲結構,相關的參數(shù)選擇,你都可以找到相關的資料;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現(xiàn)在很多舊的功率模塊還在使用那種螺栓式的連接方法,其實這種結構是沿用了以前GTR的結構,為了兼容.但是這種結構會造成大的接觸電感和電阻,而且增大了寄生電感.是非常不好的.不過模塊廠家現(xiàn)在都有針腳式的新款模塊推出了,只是現(xiàn)在在國內(nèi)還沒有得到大范圍的使用,可惜.
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要從驅動和主電路兩方面去分析.
1.驅動的設計上:
(1)要盡量靠近功率模塊,減小驅動回路中的電感,如果一定要用導線引,那樣ge雙絞線走;
(2)驅動ic要加濾波電容;
(3)選擇合適的驅動電阻,不要太小;
(4)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驅動芯片,如果是單電源驅動,推薦把Ron,Roff分開設計,否則你這樣的波形可能倒過來造成誤觸發(fā),導致直通.
2.主電路上的設計:
(1)像上面leelong老兄說得那樣,一定要減小整個回路中的寄生電感.寄生電感是由直流母線上的電解電容到你功率模塊中的igbt單管圍成的面積有關.要盡量縮小.
(2)在直流母線上盡量靠近功率模塊處要并接一個小電容,濾波用,很重要;
(3)功率大的機器是需要加吸收電路的,吸收電路有很多種拓撲結構,相關的參數(shù)選擇,你都可以找到相關的資料;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現(xiàn)在很多舊的功率模塊還在使用那種螺栓式的連接方法,其實這種結構是沿用了以前GTR的結構,為了兼容.但是這種結構會造成大的接觸電感和電阻,而且增大了寄生電感.是非常不好的.不過模塊廠家現(xiàn)在都有針腳式的新款模塊推出了,只是現(xiàn)在在國內(nèi)還沒有得到大范圍的使用,可惜.
0
回復
@siyin1980
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肯定不是干擾.應該說這個問題的產(chǎn)生倒過來干擾你的控制系統(tǒng).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要從驅動和主電路兩方面去分析.1.驅動的設計上:(1)要盡量靠近功率模塊,減小驅動回路中的電感,如果一定要用導線引,那樣ge雙絞線走;(2)驅動ic要加濾波電容;(3)選擇合適的驅動電阻,不要太小;(4)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驅動芯片,如果是單電源驅動,推薦把Ron,Roff分開設計,否則你這樣的波形可能倒過來造成誤觸發(fā),導致直通.2.主電路上的設計:(1)像上面leelong老兄說得那樣,一定要減小整個回路中的寄生電感.寄生電感是由直流母線上的電解電容到你功率模塊中的igbt單管圍成的面積有關.要盡量縮小.(2)在直流母線上盡量靠近功率模塊處要并接一個小電容,濾波用,很重要;(3)功率大的機器是需要加吸收電路的,吸收電路有很多種拓撲結構,相關的參數(shù)選擇,你都可以找到相關的資料;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現(xiàn)在很多舊的功率模塊還在使用那種螺栓式的連接方法,其實這種結構是沿用了以前GTR的結構,為了兼容.但是這種結構會造成大的接觸電感和電阻,而且增大了寄生電感.是非常不好的.不過模塊廠家現(xiàn)在都有針腳式的新款模塊推出了,只是現(xiàn)在在國內(nèi)還沒有得到大范圍的使用,可惜.
但是,測試主板上的驅動脈沖并未受到影響啊~~~,我在想這是不是硬開關固的缺陷?不能加以控制或消除呢
0
回復